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77 学科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服务人类健康事业为己任,紧密结合生物医药发展趋势,突出医工结合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热爱国民健康事业、 掌握理、工、医高度交叉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 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硕士生应热爱祖国、热爱社会、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发现,尊重知识产权。具有掌握牢固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思维方法,具有掌握宽广、扎实的知识结构和相关工程技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和保护运用知识产权以及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能力。
博士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遵纪守法。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热爱生命,尊重生 命。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具有掌握牢固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思维方法,具有掌握宽广、扎实的知识结构和相关工程技术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具
2) 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获硕士学位应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熟练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分支学科医学物理与工程、生物信息技术、医学图像处理、手术导航与规划、生物机电信号处理、纳米生物技术、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 ,并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获博士学位还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工具性知识。根 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熟练掌握生物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 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下列分之学科之一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进展、生物信息技术研究方法、组织工程技术、纳米生物技术进展等,同时,系统深入地了解该分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备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和宽阔的知识面,具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协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 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对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了解,能依据文献报道和课题组的前期基础,在导师指导下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依据研究内容涉及可行的实验步骤,并独立实施。具备数据采集与整理、分析与对比、撰写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具备运用母语和一门外国语进 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本学科博士生不仅要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追踪国际学术前沿与动态。应独立完成文献综述,客观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应用前景与局限性等具有清楚的认识和判断,逐步提高对现有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和已有成果的学术鉴别能力。独立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交叉学科学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 学术研究选题的前沿性和针对性,方案设计的新颖性,研究手段的先进性,技术路线和研究结果的创新性,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能提出新的理论见解或完善已有理论体系,构建新方法获取数据和新成果。熟练掌握运用母语和一门外国语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专业能力,并能与相关生物、医学学科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拓宽学术视野,拥有与其他研究 者 合作与交流所需要的技能。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医学新材料与组织工程 2. 计算生物学与精准医学
3. 医学影像诊疗与智能医疗机器人 4. 航天医学工程